很多女性在体检时突然被告知有子宫肌瘤,反应往往是惊慌。其实,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良性之一。据统计,30岁以上女性中约有20%存在子宫肌瘤,40-50岁女性发病率甚高达40%。虽然叫“瘤”,但绝大多数情况下它是良性的,恶变概率不足0.5%。
子宫肌瘤的症状因人而异,有些女性可能完全没有感觉,而有些人则会明显不适。常见的表现包括量增多、经期延长,时可能导致贫血。还有些人会觉得下腹部有感,甚能摸到硬块。如果肌瘤到膀胱,可能引起尿频;直肠则可能导致便秘。白带增多、腰酸背痛也是常见症状。
目前医学界尚未完全明确子宫肌瘤的确切病因,但雌激素水平过高被认为是重要诱因。这就是为什么生育年龄的女性更容易长肌瘤,而绝经后肌瘤往往会萎缩。遗传因素也很关键,如果母亲或姐妹有子宫肌瘤,自己患病的几率会。此外,肥胖、长期压力大、作息不规律等因素都可能增加发病风险。
妇科医生通常会行盆腔检查,通过触诊初步判断肌瘤的位置和大小。B超是常用的检查手段,特别是经超声看得更清楚。对于复杂的病例,可能需要做核磁共振检查。值得注意的是,医生还会建议做血常规检查,看看是否因过多导致了贫血。
是否需要手术取决于多个因素。如果肌瘤很小且没有症状,医生通常会建议定期复查。对于接近绝经期的女性,因为雌激素水平会自然下降,肌瘤可能自行缩小。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,可能需要考虑治疗:肌瘤导致贫血、肌瘤生长过快、肌瘤引起或反复流产、有明显的症状等。
治疗方法因人而异。药物治疗主要是控制症状,如用激素类药物暂时缩小肌瘤或减少出血。手术治疗包括肌瘤剔除术和子宫切除术,医生会根据患者年龄、生育需求等因素制定方案。近年来,还有子宫动脉栓塞术、聚焦超声等微创治疗方法。需要强调的是,每种方法都有其适应症和优缺点,一定要与医生充分沟通。
这取决于肌瘤的位置和大小。黏膜下肌瘤可能影响受孕,因为它可能妨碍受精卵着床。肌壁间肌瘤如果较大,也可能影响子宫形态。但很多女性带着肌瘤也能成功怀孕。建议备孕前做详细检查,必要时先处理肌瘤。怀孕期间肌瘤可能会增大,但多数不会影响妊娠,医生会密切监测。
虽然不能完全预防子宫肌瘤,但健康的生活习惯能降低风险。保持规律运动有助于调节激素水平;多吃新鲜蔬果,少吃高脂肪食物;控制体重,因为脂肪组织会产生额外雌激素;减轻压力,充足睡眠;定期妇科检查,早发现早干预。
误区一:子宫肌瘤会癌变。实际上恶变率极低。误区二:切除子宫是好的治疗方法。对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女性,可以先尝试保留子宫的治疗。误区三:豆浆和豆制品会导致肌瘤长大。适量食用豆制品是的,不必过分担心。
首先不要恐慌,带着检查报告找医生评估。记录自己的症状变化,如情况、不适程度等。按医生建议定期随访,一般3-6个月复查一次B超。如果选择保守治疗,要遵医嘱用药。重要的是保持良好心态,子宫肌瘤并不是洪水猛兽,多数情况下都能与它和平共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