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季来临,阳光中的紫外线逐渐增强,皮肤防晒成为日常护理的重中之重。许多人认为只有在户外时才需要防晒,实际上,紫外线无处不在,即便是阴天或室内,UVA仍能穿透玻璃对皮肤造成伤害。科学的防晒不仅能预防晒黑,更能有效降低光老化、色斑甚皮肤癌的风险。
选择防晒产品时,首先要查看产品包装上的批准文号,正规产品会标注“国妆特字”或“国妆备进字”标识。其次,可通过药监局官网查询备案信息,确保产品符合标准。需要注意的是,防晒属于特殊用途化妆品,微商渠道或来路不明的产品可能存在隐患,建议通过专柜或正规电商平台购买。
市面上常见的防晒产品主要分为物理性和化学性两种。物理防晒主要通过二氧化钛、氧化锌等成分反射紫外线,适合敏感肌肤,但可能产生泛白现象;化学防晒则通过转化为热能,质地更轻薄,但部分成分可能刺激皮肤。近年来出现的物化结合型防晒霜,兼顾了两者的优点,成为更多人的选择。
使用防晒产品时,要注意以下几点:一是用量要足,面部每次需涂抹约1元硬币大小的量;二是提前15-30分钟涂抹,让产品充分成膜;三是每2-3小时补涂一次,特别是在出汗或游泳后。此外,唇部、耳后、颈后等容易忽略的部位也需做好防护。
油性皮肤建议选择标注“清爽”“无油”字样的防晒乳;干性皮肤可选择含保湿成分的防晒霜;敏感肌应优先考虑物理防晒或明确标注“敏感肌适用”的产品;痘痘肌则要注意避开含致痘成分如棕榈酸异丙酯的配方。对于儿童防晒,建议选择专为儿童设计的物理防晒产品。
很多人认为防晒系数越高越好,实际上SPF30就能阻挡约97%的UVB,SPF50则达到98%,过高系数反而增加皮肤负担。另一个误区是认为深色皮肤不需要防晒,事实上所有肤色都会受到紫外线伤害。此外,已经出现晒伤时,应立即停止使用防晒产品,采取冷敷等舒缓措施。
紫外线中的UVA全年强度变化不大,且能穿透云层和玻璃,因此即使在冬季或阴雨天也需要做好防晒。长期不防晒会导致胶原蛋白流失,加速皮肤松弛、皱纹产生。建议将防晒作为基础护肤的后一步,养成每天使用的习惯。
防晒产品应该用在基础护肤之后、化妆之前。如果使用抗氧化精华,可以增强防晒;而含果酸、水杨酸等成分的产品可能增加皮肤光敏感性,使用时更要加强防晒。卸妆时,防水型防晒产品需要使用卸妆油清洁。
科学防晒是皮肤健康管理的重要环节,通过选择合适的防晒产品和正确的使用方法,可以有效预防紫外线带来的各种皮肤问题。建议根据个人肤质和生活环境,建立适合自己的防晒方案,让皮肤保持健康状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