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否常感到腰背酸痛,甚轻轻一摔就骨折?这可能是骨质疏松症在悄悄靠近。骨质疏松并非“老人”,年轻人也可能中招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“沉默的”,帮你了解如何预防和科学治疗。
简单来说,骨质疏松就是骨头变“脆”了。骨头内部结构变得稀疏,像被虫蛀的木头,稍微受力就可能断裂。常见于脊柱、髋部和手腕。数据显示,我国5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19.2%,但很多人直到骨折才发现问题。
1. 身高变矮:如果比年轻时矮了3厘米以上,要警惕脊椎压缩性骨折。 2. 频繁骨痛:尤其是腰部、背部持续性酸痛。 3. 轻微外伤就骨折:比如跌倒时用手撑地导致腕部骨折。 4. 驼背加重:这是脊椎变形的典型表现。
• 绝经后女性(雌激素下降加速骨流失) • 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的人群 • 缺乏运动或过度节食者 • 有家族遗传史 • 长期吸烟、酗酒或咖啡过量
1. 骨密度检测(DXA):这是金标准,,类似做X光。 2. 检查:查钙、磷、维生素D等指标。 3. X线或CT:针对已发生骨折的情况。
1. 基础治疗 • 补钙:每日800-1200mg,膳食补充(牛奶、豆制品) • 维生素D:每天400-800IU,多晒太阳也能帮助合成 2. 药物干预 • 抑制骨流失:如阿仑膦酸钠(每周一次口服) • 促进骨形成:特立帕肽(适合病例) • 雌激素疗法:需严格评估风险 3. 训练 • 快走、太极等负重运动 • 避免弯腰搬重物 • 防跌倒措施:家中安装扶手、穿防滑鞋
• 30岁前打好基础:骨量在青年期达到峰值,补钙要趁早 • 合理饮食:每天300ml牛奶+1巴掌绿叶蔬菜 • 戒掉坏习惯:吸烟会加速骨量流失 • 定期筛查:50岁后每1-2年查骨密度
Q:喝骨头汤能补钙吗? A:一碗汤的钙含量≈1/20杯牛奶,且脂肪含量高,不推荐。 Q:吃药多久能? A:骨密度改善需6-12个月,但3个月后骨折风险开始降低。 Q:年轻人需要担心吗? A:20-30岁是储钙黄金期,熬夜、久坐、都可能导致早发。
如果出现疑似症状,建议尽早到综合医院内分泌科或骨科就诊。记住:骨质疏松可防可治,关键是要早发现、早干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