妊娠糖尿病(GDM)是孕期特有的代谢异常问题,约10%-15%的孕妇会遇到这个"甜蜜的负担"。它通常在孕24-28周出现,表现为血糖值高于正常水平但未达到普通糖尿病标准。随着二胎政策开放和高龄孕妇增多,这个问题更需要被重视。
这几类孕妇要特别注意:年龄超过35岁、孕前超重(BMI≥24)、有糖尿病家族史、曾生过巨大儿(出生体重≥4kg)、之前怀孕出现过GDM、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。如果符合其中任意一条,建议提前告知产检医生。
多数妊娠糖尿病没有明显症状,但部分孕妇会出现:容易口渴、尿频(比正常孕期更)、总是觉得饿、体重增长过快(每周超1斤)、反复炎。这些信号很容易被当成普通妊娠反应,所以按时做糖耐量检查(OGTT)特别重要。
孕24-28周要做这个关键检查:空腹8-12小时后,先测空腹血糖,然后喝75g葡萄糖水,分别测1小时、2小时后的血糖值。如果空腹≥5.1mmol/L,或1小时≥10.0mmol/L,或2小时≥8.5mmol/L,只要有一项超标就能确诊。检查前3天要正常饮食,不要刻意节食。
1. 饮食管理:每天分5-6餐,主食选择糙米、燕麦等低GI食物,搭配优质蛋白(鱼、瘦肉、豆制品)和大量绿叶蔬菜。水果选择苹果、梨等低糖品种,每天不超200g。
2. 合理运动:餐后30分钟散步20-30分钟,或做孕妇瑜伽、游泳等中等强度运动。有先兆流产等特殊情况要医生。
3. 血糖监测:自备血糖仪,记录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。理想目标是空腹<5.3mmol/L,餐后2小时<6.7mmol/L。
4. 体重控制:孕中晚期每周增重0.3-0.5kg为宜,整个孕期增重建议:孕前正常体重者增11-16kg,超重者增7-11kg。
5. 医疗干预:如果饮食运动控制1-2周后血糖仍不达标,可能需要胰岛素治疗。孕期可使用的胰岛素不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。
对妈妈:增加妊娠高血压、难产、产后出血风险,未来患2型糖尿病概率提高7倍。对宝宝:可能成为巨大儿(增加肩难产风险)、出生后低血糖、黄疸,远期肥胖和代谢疾病风险增加。
产后6-12周要做复查:约30%产妇血糖仍异常。就算正常,今后每3年也要检查一次。母乳喂养能降低妈妈未来糖尿病风险。建议后续怀孕前做好血糖评估。
记住,大多数妊娠糖尿病通过科学管理都能获得好结局。关键是要重视但不焦虑,配合医生做好自我管理,把这次经历当作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的契机。